MNT 中文站  

你的位置:MNT 中文站 > INTL中文网 >

结合珠蛋白的测定方法

发布日期:2025-01-04 15:23    点击次数:64

概述[1][2]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简称HP)又称触珠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的血液及其它体液中,个体内的含量比较稳定,其生物合成和降解主要在肝脏中进行。结合珠蛋白具有结合游离血红蛋白的能力,作用类似于血红蛋白的转运蛋白,一分子的结合珠蛋白可结合一分子的游离血红蛋白并形成复合物,复合物在血中很快地被单核-巨噬细胞处理掉。此过程能阻止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滤过,避免游离血红蛋白对肾脏的损害。在这一代谢过程中,结合珠蛋白也被降解,表现为血中结合珠蛋白水平降低,约3~4天后血中结合珠蛋白可恢复到正常浓度。 测定方法[2] 临床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水平,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确定是否发生了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在临床上常用于诊断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吞豆病以及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还有一些其它类型的血管内溶血和部分血管外溶血时结合珠蛋白可降低,其降低程度常与病性轻重相一致。如溶血性贫血以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为特征,而红细胞平均寿命缩短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膜被破坏或其完整性的改变。依据红细胞破坏机制的不同而设计的溶血试验可帮助确诊不同种类的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被破坏后的最显著特征是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释放入血浆。因此,血红蛋白释放量增加时相关检测项目的开展是了解红细胞是否被破坏的最直观方法,结合珠蛋白水平的检测即是这种方法的应用。 血清结合珠蛋白水平还与恶性肿瘤、肾病、心脑血管病、肺部疾病、糖尿病并发症、组织损伤及各种感染高度相关。目前临床检测结合珠蛋白的方法是血红蛋白结合法,根据结合珠蛋白和血红蛋白等摩尔结合的特点,采用火箭电泳法检测,即向被测血清中加入过量的血红蛋白,血清中的结合珠蛋白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复合物,通过火箭电泳后分离出血红蛋白和复合物两条区带,通过一系列操作,计算HP的浓度。该方法操作步骤复杂且繁琐,显示结果速度慢、误差大。显示的结果是血红蛋白的含量,只间接反映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在临床上未能广泛开展。 CN201010562220.5提供一种简洁快速的检测血清结合珠蛋白的方法,即免疫比浊法。该方法依据结合珠蛋白是一种人体蛋白质,蛋白质本身具有抗原性,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后产生凝聚的原理,设计的一种测定方法。利用血清样品中的结合珠蛋白与试剂中适量的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反应液吸光度的改变与样品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呈正相关。此法的优点是病人血清不需要特殊的处理,便可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进行常规测定。结果是直接显示结合珠蛋白的含量。 步骤1)将血清样品与试剂R1按1-10∶250(优选3∶250)的体积比混合,读出吸光度OD1; 步骤2)向上述混合液中按1-6∶1(优选3∶1)的体积比加入含有结合珠蛋白抗体的试剂R2,读出吸光度OD2; 步骤3)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通过内置多点曲线拟合模式,自动计算出血清样品中结合珠蛋白的含量;所述拟合模式包含Logit-Log(3p)、Logit-Log(4p)、Logit-Log(5p)、Spline、二次方程或Polygonal,在日立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优选用Logit-Log(4p)模式,在Olympus系列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优选用Spline模式;使用6个浓度校准品,校准浓度分别为X1、X2、X3、X4、X5和X6g/L,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分别测得对应的6组吸光度OD1、OD2,OD3、OD4、OD5和OD6,生化分析仪自动拟合出校准曲线; 其中,试剂R1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1M-0.50M,聚乙二醇6000 1.0-10w/v%,吐温20 0.1-1.0w/v%,氯化钠0.5-5.0w/v%,pH值为6.0-9.0;试剂R2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1M-0.50M,氯化钠0.5-5.0w/v%,结合珠蛋白抗体5.0-50w/v%,pH值为6.0-9.0。优选地,试剂R1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5M,聚乙二醇60002.5w/v%,吐温20 0.2w/v%,氯化钠0.85w/v%,pH值为8.0;试剂R2含有:三羟甲基氨基甲烷0.05M,氯化钠0.85w/v%,结合珠蛋白抗体35w/v%,pH值为8.0。 图1为检测血清样品中结合珠蛋白含量的流程示意图。 主要参考资料 [1] 新编实用医学词典 [2] [中国发明] CN201010562220.5 测定血清中结合珠蛋白的方法及其检测试剂盒

Powered by MNT 中文站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4